以青春之名辉煌优配,赴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房山区卫生健康系统青年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通过“看、听、悟、行”沉浸式学习,重温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与斗争精神,激发新时代卫健青年的使命担当。
活动亮点直击
展厅寻迹:从《狂人日记》手稿到《新青年》创刊号,青年干部们驻足于一件件珍贵文物前,触摸五四运动的思想脉搏,感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
“鲁迅与青年”专题讲解中,那句“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呐喊穿越时空辉煌优配,与卫健青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共鸣激荡。
展开剩余70%青年心声
良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赵蕊 ——刚一进入馆内便能见到屹立于水池中心鲁迅先生的雕像,静静地凝望着来往于此的人群,默默驻守。展厅内以时间线为顺序串联起了伟人的一生,从一幅幅倍显珍贵的手稿,到一张张充满回忆的照片,以及一件件穿越时间的衣物,都诉说着先生在动荡年代所经历的种种,以及那颗坚定着呐喊着的心。今日刚好得见先生于一百年前亲手种下的丁香,实属幸运。
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武烁——最触动我的是一张鲁迅先生晚年的照片。深陷的眼窝里,目光依然锐利如刀。那种眼神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更深沉的悲悯——对愚昧者的悲悯,对受害者的悲悯,甚至对施暴者的悲悯。他看透了人性的软弱与丑陋,却依然选择用文字与之对抗。
长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晓 ——作为医务工作者,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选择令我深受触动。他意识到疗愈心灵的重要性,这与当下关注生理和精神健康的理念相通。此次参观不仅是对先辈的崇高敬意也是对我自己的一次精神洗礼,它时刻激励着我在岗位上践行医者仁心,竭尽全力为患者传递温暖,贡献力量。
房山区卫生健康委王鑫然——走出博物馆,我看到院子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自由自在的猫,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在新时代愈发熠熠生辉。他教会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逐流;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房山区中医医院 王娅辉 ——作为房山区中医医院的一员,有幸随区卫健委到鲁迅博物馆参观学习,深感震撼。先生青年时期弃医从文的抉择,让我更深刻理解“医病更需医心”的真谛。面对展厅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字迹,不禁想起《大医精诚》中“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医训。作为基层中医工作者,我们既要传承先生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更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具体行动。在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征程中,当以鲁迅先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自勉,精研岐黄之术,厚植仁爱之心,让中医药文化在守护群众健康的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
医者的听诊器里,听得见生命的跳动,更应听得见时代的召唤。让我们以鲁迅精神为炬,以青春之名,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供稿:区卫生健康委团工委辉煌优配
发布于:北京市华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