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通IPO红和古,文/王非
科创板IPO不到3年,“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开始冲刺港股IPO。
8月18日,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环科技)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海通国际资本为保荐人。
此前,星环科技已于2022年10月登陆科创板,募资总额为14.3亿元。截至收盘,星环科技微跌0.67%报53.15元/股,总市值为64.38亿元。
此次赴港IPO,星环科技计划将募资用于提升及优化整个产品和解决方案堆栈的研发及创新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推动全链技术升级;升级及扩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堆栈;海外业务发展以及加强在重点市场的销售渠道和团队建设;提升商业化能力及品牌影响力;进行战略投资等。
星环科技成立于2013年6月,以平均一年一轮融资的节奏,获得腾讯旗下林芝利创、产业基金(SS)、云友投资、方广资本、启明创投、恒生电子、中金祺智、深创投(CS)、TCL等七轮投资。
2020年12月红和古,星环科技完成A股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获得中金资本等机构约3.01亿元投资。彼时,其投后估值约46亿元。
港股IPO前,孙元浩、上海赞星、范磊、吕程、畲晖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22.42%,为星环科技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其他A股股东,持股77.58%。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5月,腾讯旗下林芝利创合计减持星环科技1.04%股份,套现7116万元,目前腾讯持股约7.71%,仍然是其外部第一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星环科技助力企业高效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提供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企业级AI基础设施软件及服务,涵盖数据集成、存储、治理到建模、分析、挖掘与流通等环节。
通过多年自主研发,星环科技构建了新一代AI基础设施软件矩阵,包括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TDH和TDC)、(ArgoDB和KunDB)、数据开发与治理工具(TDS)、面向大型语言模型与机器学习运维的人工智能平台(LLMOps和MLOps)以及知识平台(TKH)。
2022-2024年及今年第一季度(下称:报告期),星环科技的AI与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收入分别约2.98亿、3.90亿、2.84亿、3941.1万元,占总收入的80.0%、79.5%、76.7%、61.4%;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约6115.6万、7909.1万、7275.9万、2210.9万元,占总收入的16.4%、16.1%、19.6%、34.4%。
截至今年3月底,星环科技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金融、公共部门、能源、医疗、交通、制造等十余个行业落地,服务超过1600家客户,其中包括约110家《财富》中国500强企业。2022-2024年,现有客户的复购收入平均占其总收入的70%以上。
星环科技此前在上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约1.74亿、2.60亿、3.31亿元;净亏损分别约2.11亿、1.84亿、2.46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星环科技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亦是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港交所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星环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约3.73亿、4.91亿、3.71亿、6420.5万元;毛利分别约1.93亿、2.57亿、1.79亿、2345.3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1.8%、52.3%、48.2%、36.5%;净亏损分别约2.72亿、2.89亿、3.44亿、8372.3万元。
报告期内,星环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约1.94亿、2.23亿、2.27亿、4875.6万元。截至今年3月底,其员工总数逾1000人,超三分之一投身研发岗位;研发团队中,近60%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星环科技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的专利超过160项,正在中国申请的专利超过100项,在海外亦注册逾10项专利,遍及欧洲、新加坡、日本和加拿大。
截至今年3月底,星环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27亿元。
华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