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薛岳 通讯员 史群 青岛报道华盈策略
10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召开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山东胶州小城镇建设经验做法,交流各地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部署推进宜居宜业美丽小城镇建设相关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陈国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县镇建设处处长侯文峻,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麻鹏飞,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李晓,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季成涛,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树更,胶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于冬泉,胶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郭晓钟,胶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史明高等分别参加相关活动。

麻鹏飞在致辞时表示,山东省住建系统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作部署,将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打造200个示范镇;“十三五”期间,开展“1310示范工程”,培育10个新生小城市、30个重点示范镇、100个特色小镇;“十四五”期间,以“卫星镇、县域次中心镇、特色专业镇”三类试点为引领,聚焦“规划设计、产业发展、服务功能、综合环境、要素配置”五大方面,扎实推进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着力激发小城镇发展内生动力。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本次会议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城镇力量。

季成涛在致辞时表示,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文化传承、产城融合的理念,将小城镇建设作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着力在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相继开展“示范镇建设”及“小城市培育试点”,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的示范镇。2024年,14个试点镇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48亿元,同比增长29.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1.16亿元,同比增长29.23%,远超试点镇所在区(市)增速。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取长补短,锐意进取,努力推动青岛小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青岛力量。
于冬泉从全域联动强统筹、以人为本提品质、改善环境增内涵、产业赋能促发展四大方面介绍了胶州市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的经验做法。于冬泉介绍说华盈策略,胶州市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将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有机衔接,突出远近结合、建管并重、内外兼修,全力推动小城镇扩规模、提质效、增内涵。目前,胶州市洋河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专业镇试点,李哥庄镇获批青岛市卫星镇试点,铺集镇跻身青岛市县域次中心镇试点,里岔镇加入青岛市小城镇创新提升联盟,初步形成了“试点引领、梯队跟进、整体提升”的建设格局。
陈国义副司长作总结讲话,要求深刻认识新时代小城镇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肯定了全国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并强调了明确工作重点、推进试点先行、强化可持续运行、及时总结经验四项重点任务。
会上,侯文峻处长介绍了全国小城镇建设总体情况;有关专家介绍了小城镇建设发展历程和趋势;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以及山东省胶州市、福建省晋江市分别介绍了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村镇建设有关负责人,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当天上午,参会人员先后来到上合美谷招商服务中心、金岸丽景小区、李哥庄镇便民服务中心、李哥庄镇小辛疃自然村、青岛德才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点位,现场观摩了胶州市小城镇建设情况。
华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